农业氮肥种类繁多,主要可以根据其含氮基团进行分类。以下是几种主要的氮肥类型及其特点:
- 铵态氮肥:
- 主要包括硫酸铵、氯化铵、碳酸氢铵等。
- 这类肥料中的氮元素以铵离子形式存在,易被土壤吸附,不易流失。
- 铵态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,但需注意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,以免产生氨气挥发损失。
- 硫酸铵含氮理论值为21.1%,实际含氮20%~21%,含硫24%,对于缺硫作物,施用效果非常明显。
- 氯化铵的含氮量在24%~26%,它是氨碱法或联碱法生产纯碱的副产品。
碳酸氢铵的含氮量约为17%,是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化肥,但其三个组分(NH?、H?O、CO?)都是作物的养分,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解产物,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。
- 硝态氮肥:
- 包括硝酸钠、硝酸钙等。
- 这类肥料中的氮元素以硝酸根离子形式存在,易溶于水,易被作物吸收。
- 硝态氮肥适用于缺水、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喜硝态氮的作物,如烟草、甜菜等。
- 硝酸钠含氮( N )15%~16%,硝酸钙含氮( N )15%~18%。
- 酰胺态氮肥:
- 主要为尿素。
- 尿素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肥料,其氮元素以酰胺态存在,需要在土壤中转化为铵态或硝态后才能被作物吸收。
- 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,具有肥效长、使用方便等优点。
- 尿素含氮(N)46%,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。
- 铵态硝态氮肥:
- 包括硝酸铵、硝酸铵钙、硫硝酸铵等。
- 液体氨:
- 液体氨是铵态氮肥的一种,含氮( N )83.3%,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品种。
- 它与等氮量的其它氮肥相比,具有成本低、节约能源、便于管道运输等优点。
在选择氮肥时,应根据土壤条件、作物需求以及肥料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,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,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。同时,要注意氮肥的施用方法和时间,避免过量施用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。